佛法是圆融的,无相的,无执无取的。本来一如,其何有二,况三四。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只有方便的“可以”没有绝对的“只能”。 那为什么现今不少修行者把这个“专”字看得这样不可思议呢?很多净土行者有说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就是这样说的。善导大师的确这样说过,但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明白当时祖师们创立净土宗的用意,善导大师等诸祖师为了利益多数普通根性众生,于是力求创立一个平民化的修学宗派,使天下众生都能轻易修学佛法,于是易行的专一念佛的净土宗便诞生了。可知“专一称名念佛”是针对多数普通众生,而不是所有发愿发生净土者。根性利的众生,他们一样可以解经论义,修习深法,如上所举诸大成就师。现在仍然不乏利根者,他们一样具有研读经教修学深法的能力。净土三根普被,接引的不只是一部分众生,是十方所有的行者,各种各样的根性,修各种各样法的行者,这在经书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对象涵盖所有的众生,不光是专修念佛。净土祖师们把往生净土的众生分了两种,一种善根纯熟可以直接读诵领会佛说的甚深经典,这部分众生为净土三经中说的“读诵大乘经典”“行大乘者”。这些众生即是能修习华严、禅、唯识、法华、三论行者及能领悟其他大乘经教的行者,我们非常清楚古今大德高人不可思议难以琢磨的境界,一宗通一切通,几乎任何佛经任何宗门都可以轻易领会并且说法(如六祖)。而对于根性普通的众生深法不易领会修习,而净土就容易多了,任何根性的众生都可以轻松修习,所以净土宗的产生也恰恰是为了多数众生能够入佛法门,修习佛法。诸祖师便将净土宗的重点放在了接引多数普通众生上,所以把净土宗的理义特意作得简单易行,人人都能做到。所以净土宗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接引初根众生,这些众生是没办法修学深法的,就算读诵大乘经典也解之甚少,这些众生读诵经典根本只是在做样子而已,一窍不通啊!对于他们来说除了“专一”念佛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然是念佛+念佛>念佛+读经,所以便有了“专”“杂”的说法。也就是说专与杂是对多数初根众生的对机说法,利根众生圆融不二,一而一切一切而一,在他们身上根本不存在一多专杂这些概念。这是修净土最关键的知见,成法破法就在于此。一部分净土行者,他们只看到了净土宗大部分针对初根众生的内容便断章取义毁谤上品上生的利根行者一切通修通达是杂修,无法往生或顶多下品。甚至原本“初根众生专一念佛是最好的法门”丢了文字错解为“专一念佛是最好的法门”,并且起了坚固的执着,执一非余,说净土是最好的,佛出世就是为了讲净土,其他一切经都是功德低下为净土服务的二三四流,末法应该唯留净土,弃尽他法。曲解净土佛经中的“一向专念”(专心念)为“专一念”,说专一念佛是最好的,其他法都不要学,学了就是杂,往生不了。只能皈依一佛、拜一佛、念一经、建一个佛堂、供一尊佛像、放一个香炉。。。种种专,种种一,各种“专一”,各种执着。对这个“专一”执着到了变异的地步。以至于师与信徒到处宣扬念佛者上上人,修禅读经下根人,贬低其他佛法及修行者为二三四流,轻视毁谤。(最不可取讹传为善导大师法语,而本是日本净土本愿真宗亲鸾上人的“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句毁谤贬低其他佛说法门的妄语来自《正信念佛偈》。由原亲鸾所作《教行信证》的“行卷”卷末的六十句、一百二十行的七言偈文构成。净土真宗过分偏执了他力,认为自己不用好好修,僧人道俗可以不用守戒律可以娶妻生子,命终一样可以借弥陀愿力往生。这是绝对违背净土五经的,违背一切佛经的!)谤法灭法的罪业成了往生的大障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唯一不能接引的就是毁谤佛法,地狱的罪报首先当前。佛法是破执着的,对佛法生了执着还怎么修行。 这是修净土最关键的知见,成法破法就在于此。
一部分净土行者,他们只看到了净土宗大部分针对初根众生的内容便断章取义(这个是谤法灭法的重点成因,代代续补的同时丢失了很多关键知见!把三根净土法只留下了下根,并对所有修净土者全做下根众生对待,一句想象出来的“末法众生都是下根”就要唯留念佛灭尽万法,只能专一念佛不能读经解义。)
|